為深入學習貫徹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創新意識,11月18日,校長趙志軍教授在3101報告廳為醫療系2022級中醫專業學生帶來一堂深刻而生動的思政課。

趙志軍以“守正創新、繼往開來”為主題向學生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大會主題、重大意義、重大成就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等方面,高度凝練概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學生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即“一”是堅持“一個中心”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二”是“兩個確立”“兩個維護”“兩個結合”,“三”是“三大戰略”“三個務必”,“四”是“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五”是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 六”是“六個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學生,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學生,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課堂上,趙志軍旁征博引、見解深刻,以“吾輩青年當自強”“千年瑰寶煥新彩”“醫學發展與科研創新”三個方面,從《黃帝內經》、名醫扁鵲到西方工業革命、顯微鏡和抗生素的發明,給同學們詳細講述了中醫和西醫的發展歷程。趙志軍強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關乎中華民族寶貴財富的傳承接續,關乎健康中國建設和人民群眾健康保障,現代中醫藥教育更要注重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以振興和發展五千年歷史實踐檢驗出的中醫藥文化瑰寶為載體,向世界輸出中華傳統文化,打破西方文化枷鎖。
趙志軍講到,近年來學校搶抓中醫藥振興機遇,創新中醫人才培養機制,2022年河南??铺崆芭浫”究破骄暇€率52.8%。學校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將大數據、人工智能、中醫智慧診斷等信息化手段運用到人才培養過程中,辨證施治教學,通過對運動機能、醫食交叉、藥食同源、表觀遺傳等研究的論證分析,明確了學生中醫學習的導向和目標。希望同學們要接過歷史接力棒堅持走中醫之路,養成“四個習慣”,開好“四張處方”,腳踏實地、敢想敢為,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本次思政課現場氛圍濃厚,掌聲雷動,笑聲不斷。課后學生們紛紛表示這堂課內容有“料”,校長會“聊”,發人深省,這是讓自己終身受益的思政“金課”。今后要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融入學習中、落實到行動中,做到知行合一、面向未來。